鳳凰擅轉中超聯賽,求新浪心理陰影面積
2021-08-05 16:08:08
因中超賽事轉播權之爭,去年9月,新浪網將鳳凰網訴至法院索賠千萬元。朝陽法院昨日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鳳凰網轉播中超賽事的行為,侵犯了北京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對賽事畫面作品享有的著作權,判決鳳凰網及運營者北京天盈九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新浪互聯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
這是咋回事?為啥網絡視頻也有版權?索賠千萬卻被判50萬,這也相差太大了吧?別心急,作為有著14年知產增值服務經驗的運營商,萬事惠集團給你詳細說說網絡視頻版權侵權的那些事兒。
據介紹,2012年,中超公司與新浪網簽訂協議,約定新浪網享有在門戶網站領域獨家播放中超聯賽視頻的權利,期限至2014年。為避免歧義,協議中還特別列明了與新浪網業(yè)務相同或有競爭關系的多家互聯網門戶網站不得以任何形式轉播或錄播中超賽事,其中就包括鳳凰網。2013年,新浪網發(fā)現鳳凰網未經合法授權,非法轉播中超聯賽直播視頻,分流了用戶關注度和網站流量。新浪網隨即起訴至法院,要求鳳凰網停止轉播并賠償經濟損失1000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新浪網在合同期內享有在門戶網站領域獨播中超聯賽的權利。而鳳凰網未經許可向網絡用戶提供賽事轉播,侵犯了新浪網權利。最終,法院判決鳳凰網停止播放中超聯賽,并刊登聲明以消除不良影響,同時賠償新浪網經濟損失50萬元。
這個案例算是告一段落,萬事惠接下來給你趁熱說說目前中國網絡視頻存在的版權問題。正如比爾·蓋茨在2006年所預言的:“未來5年,網絡視頻將為傳統(tǒng)媒體帶來一場革命?!睋袊ヂ摼W統(tǒng)計中心統(tǒng)計,中國視頻網民三年增長超過170%,截至2010年12月已達到2.84億人,4600多萬人選擇只使用網絡觀看視頻內容。
網絡視頻逐漸成為網民獲取電影、電視、視頻等數字內容的主要渠道。除了豐富的內容資源,頻發(fā)的版權紛爭也牽動著利益相關者的神經。據最高人民法院公開的知識產權案審理結果,2013年全國共有1388件涉及網絡著作權侵權爭議的民事判決書公開,涉訴作品類型中,網絡視頻民事案件有783件,排名第一。
版權又稱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相關主體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網絡視頻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使用播放軟件在線播放和觀看各種視頻文件的網絡傳播方式。網絡信息的易復制、傳播速度快給視頻侵權提供技術可能性,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使得相關網絡作品的復制與傳播變得更為簡單與迅捷,網絡視頻侵權在技術上達到零成本,大量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便悄然產生了。
除了上面所說的技術成本低,網絡視頻版權問題頻現,還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網絡版權飆升天價,守法成本高
如今,網絡視頻版權市場風頭正旺,熱門節(jié)目的單集版權動輒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讓很多視頻網站望而卻步。在高額的版權成本面前,盜版就要容易許多,“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誘使視頻網站間或多或少的出現侵權盜播行為。
二、版權分銷不成熟,引發(fā)諸多爭端
面對高昂的版權成本,視頻網站在購買內容的獨播版權后,有些會通過分銷給其它視頻網站的方式來降低自己的版權成本。而我國網絡版權分銷剛剛起步,模式尚不健全,版權方和各視頻網站間有時尚不能明晰地確認版權歸屬,從而出現網站互訴侵權的情況??梢哉f,目前中國各大互聯網公司幾乎都卷入了版權糾紛當中,無一幸免。
三、“避風港原則”,使得版權保護成為一紙空文
“避風港原則”的濫用是網絡視頻版權侵權問題頻發(fā)的一個重要原因。所謂“避風港原則”則是指涉嫌侵權的公司在接到權利人發(fā)來的侵權通知后,涉嫌侵權的公司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刪除涉嫌侵權作品就可不被追責,這實際上相當于給不法分子開出了一道方便之門。
盡管該條款同時規(guī)定“明知或者應知所鏈接的作品侵權的,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但由于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主觀認識狀態(tài)的認定存在爭議,導致具體的判例存在差別,此外,避風港原則中所謂的“及時采取必要措施”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限制,由此造成一些視頻網站的僥幸心理。
四、《著作權法》標準陳舊,不能適應經濟發(fā)展
網絡視頻版權侵權的賠償依據主要是《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即在計算侵權賠償額時,先看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數額,如果實際損失數額不能確定的,按照侵權人的非法所得額確定。如果這兩者都不能確定,由法院在50萬元以內酌情確定賠償數額。
顯然,依據現在的網絡視頻天價版權費,這個50萬元的賠償數額過低。原因在于我國《著作權法》于2001年修訂,到現在已經不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萬事惠建議,應該盡快確立懲罰性賠償的相關條款,加大立法力度,讓“作惡者”受到應有的懲罰,才能起到警示作用,提高法律威嚴。
分析了網絡視頻版權侵權的問題癥結所在,萬事惠不禁要說上一句:治理網絡侵權,不單單要從法律上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需要互聯網新技術的把控,讓侵權者無計可施,更需要網民道德素質的提高,尊重知識產權,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只要這三管齊下,才能真正保護網絡知識產權。